此轮金价飙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抛售黄金计划是重要的催化剂。11月2日,IMF宣布向印度央行售出了200吨黄金,11月16日,再度向毛里求斯央行售出2吨黄金。这是2000年以来IMF首次出售黄金的行动,引来一些国家央行的抢购。
在这场黄金抢夺战中,坐拥世界最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央行迟迟未出手。有专家认为,我国外汇储备逐步增加非美元资产的趋势已经确定,而且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应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增加黄金储备。反对之声也此起彼伏,认为目前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按照市场价买入这批黄金,中国的外汇储备存有缩水风险。
卖方
IMF卖金 筹钱补缺
以贷款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IMF近年深陷财务窘境。2007年由于当时全球经济处于景气时期,几乎没有主权国家伸手向IMF借贷,IMF的债务国一度只剩下土耳其一家,其后果是IMF赖以运转的利息收入来源枯竭。2007年,IMF财政赤字4亿美元;2008年,赤字为1.4亿美元。据IMF估计,明年该组织经费缺口将达4亿美元。
IMF最终决定出售黄金筹措资金。IMF拥有3200吨黄金储备,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黄金拥有者。9月18日,IMF执行董事会决定,将出售403.3吨黄金储备。11月,IMF抛售黄金的首单完成,印度央行以1045美元/盎司将200吨黄金购入囊中。11月16日,毛里求斯央行也购买了2吨黄金。
此前,每当IMF发出卖金的消息,就意味着大幅增加市场供给,金价都出现暴跌。但这次各国央行的迅速接盘,让这场本该是金市重大利空的售金计划,转身变成了金价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催化剂。因为市场认为,为亚洲国家正在逐步撤离美元资产的最强烈信号,暗示将有更多的央行打算或已经在增加黄金储备。
在印度央行购买200吨黄金之后的短短3个交易日内黄金价格狂涨4.5%,并在11月6日盘中首次突破1100美元。从11月初以来的20多天里,金价一路上扬,最高已触及1174美元。
赞成方
黄金抗跌 增加实力
在金价一路上涨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一个问题:这场销售黄金的运动中,为什么没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的身影,而在IMF9月宣布将出售黄金之后,中国央行就是最热门的接盘人选。中国央行没有首批购入,甚至也不是第二个接盘者。
对于这批抛售的黄金,中国银行研究员、国际金融问题专家王元龙支持中国央行基金购买。他表示在美元长期看跌的背景下,黄金相对来说还是一种更稳定和更具抗跌性的储备资产。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27万亿美元,而黄金储备仅为1054吨,按照黄金的现价计算,黄金占中国外汇储备的比重仅为1.9%。印度此次购买IMF黄金后,其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达到6%左右。而目前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都在70%以上。自2003年以来,中国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新增加黄金储备仅454吨。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还点出另外一层意义,黄金储备在国际上会被视为一种实力的象征,人民币如果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国际货币,除了在贸易、投资以及自身绝对经济实力方面的增强之外,一定量的黄金储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
反对方
金价过高 接手需缓
但此时买入并非毫无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副局长、人民银行参事魏本华就指出,中国应该保有一定的黄金储备,但金价趋势也值得关注。现在宏观经济趋于稳定,金价也应该趋于稳定。目前先不购买,以后IMF售出时,或许还有机会在市场上以较低成本买入,比如800美元/盎司。
南华期货研究所北京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监张一伟也认为,金价升至目前这个高位,中国再接手的话成本已偏高,如果金价走低,中国的外汇储备依然面临缩水的危险。他表示,中国若要购买,需要和IMF谈价格。
目前,中国央行需要在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之路及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之间寻求平衡。
按照今年签订的《央行售金协定》规定,从9月27日开始,全球每年出售黄金最高不超过400吨。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9月末,央行出售黄金数量为85.9吨,预计IMF全部出售过程将需时2年-3年。中国还有时间和机会。(范旭光 苏曼丽)
■ 市场
黄金卖场今年9次调价
国际金价带动国内原料金价格上涨,相应地,2009年至今北京黄金卖场先后九次上调了黄金饰品零售价格。足金累计上涨58元/克,千足金累计上涨63元/克。
部分黄金卖场表示,如果金价继续上涨,不排除进一步上调金价的可能。同时,也有少数商家不同步涨价,希望以差价吸引消费者。
■ 链接
盘点世界黄金储备大户
据估计,世界黄金总量的20.5%由世界各国央行和政府持有,约有29634吨。最近,美国知名财经网站CNBC根据各国央行和有关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中的黄金储备大户进行了一个盘点。
美国8133.5吨 美国在肯塔基州的Fort Knox是世界著名的黄金储备库。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是76%,列世界第一位。
德国3412.6吨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德国的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的69.2%。
意大利2451.8吨 根据国际黄金协会的数据,意大利拥有2451.8吨黄金储备,占外储的66.6%。
法国2487.1吨 主要在法国国家银行,占法国外汇储备的70.6%。
中国大陆 中国外汇管理局今年4月份公布数据为1054吨,占大陆外汇储备的1.9%。
瑞士1040.1吨 瑞士国家银行管理黄金储备,其占外汇储备的29.1%。
日本841.7吨 由日本央行管理,占其外汇储备的2.3%。
俄罗斯625.2吨 由联邦中央银行负责管理,占其外汇储备的4.3%。今年头7个月,由于几个新金矿的开发等原因,俄罗斯黄金产量增长了21%。
■ 对话
“多国增储黄金将支撑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专家称,一定比例黄金配置可分散国家储备风险
11月19日,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同步发布《第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次日,世界黄金协会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立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投资者和各国央行都在寻求资产多元化,尤其是将其美元资产转换成其他资产。不少国家开始增储黄金,这将支撑金价继续上涨。
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储备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全和不贬值,而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也需要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来分散风险。
新京报: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下降了34%,但中国地区一枝独秀,黄金需求仍增长12%,为什么?
王立新:去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对黄金的需求明显激增,这是一个突发事件,今年较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了34%。但如果用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黄金需求量与截至2007年五年间第三季度的平均需求进行比较,仅下降了4%,其实变化不大。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一个特例,主要原因是在于相较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影响不大,人民币对于美元也没有贬值,且中国百姓有着储蓄的习惯,对财富保障观念上比较认同,而不是西方国家人民的借款消费观。
黄金价格偏高是导致几乎所有市场首饰需求承压的主要原因,但中国有着金饰消费的传统,且主要是24K金保值概念较强,而国外金饰多是18K以下,纯发挥美观装饰人体的作用,所以这个季度中国饰品需求仍持续上升,增长8%。
新京报:在金融危机期间黄金的需求明显增加。现在经济呈现复苏,是否会对黄金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王立新:经济复苏后,持有避险心理的这部分人可能不会再选择黄金,而转投股市等其他金融资产,但与此同时,还有更多人在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后意识到黄金应成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复苏,黄金投资需求可能会减少,但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饰品需求会相应增加。
新京报:有报告称,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增加黄金储备。继印度央行从IMF购金之后,斯里兰卡央行也增加黄金储备,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立新:欧洲15国央行每年售金量不超过400-500吨,央行售金旨在补足这个黄金市场供需的缺口,以求达到市场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储备而言,最重要的是安全和不贬值,而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也需要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来分散风险。
现在增加黄金储备的国家都是黄金在其国家储备里占比较小的国家,更多国家央行开始增储黄金,说明它们也开始看重黄金的价值,这将支撑金价。此外,印度央行从IMF购买203吨黄金,也说明印度这个黄金消费大国看好市场,这对于黄金市场来讲是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