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青海省金融运行开局良好,各项指标再创新高,货币政策宽松助推全省经济企稳回暖,经济与金融互动为全省经济逐步转好奠定了基础。
年初以来,青海省金融机构实现贷款规模迅速扩大、证券交易量大幅回升、保险收入较快增长。尤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货币信贷投放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到一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90.72亿元,同比增长29.8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126.13亿元,同比增长30.41%,贷款增速近10年来首次超过存款增速。
从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看,青海省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的各项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着力营造宽松的信贷资金环境,在金融危机周期波动效应中,信贷撬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一季度全省落实各类农牧业生产贷款1.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000万元;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7.72亿元,同比增长61.71%。二是工业贷款及时到位,支撑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一季度,2009年工业企业及重点工业项目银企合作257亿元签约贷款中已到位资金87.29亿元;3月末,短期工业贷款余额116.53亿元,同比增长41.77%。三是中长期贷款发力,配合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前三个月全省新增中长期贷款52.6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20.7亿元,支持了一批大型项目开工建设。四是流动资金贷款大幅增加,企业资金链条衔接顺畅。一季度,新增短期贷款4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加31.78亿元;新增票据融资4.1亿元,同比增长78.91%。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青海省金融机构及时采取逆周期操作,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投放连续攀升,信贷逆周期上行产生的“减震效应”十分明显。在支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一季度为藏区新增贷款8.47亿元,同比增长23.61%。同时,金融机构还加大了特色经济的支持力度,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为推动我省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动力。(作者: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