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钾肥进口垄断使到岸价涨逾一倍 成本将转嫁农民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1日 双击滚屏
      本报记者 李富永

  正当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激起国人“铁矿石第二”隐忧之际,国内钾肥进口资质由一家企业垄断、且被卖方掌握股权的危害,已经显现出来。

  10月21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子公司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00297,HK)宣布,已经与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Corp及另外两家钾肥生产商签署协议,将在2011、2012、2013三个年度分别从后者购买共100万吨、105万吨、110万吨钾肥,总量不低于中国海外钾肥进口量33.33%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化化肥”宣称,该公司将是独家从上述三家企业购买钾肥,三家供应商不会向其他任何中国企业卖货。

  也就是说,加拿大商家向中国卖货,不仅要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且还要选择对象,只认“中化化肥”这一家公司,对其他9家中国进口商则不予理会。

  加拿大钾肥商何以既要扩大市场、同时又要对“中化化肥”情有独钟、青睐有加?目前可知的是,加拿大钾肥集团不知何时竟然拥有了“中化化肥”的股权,成了第二大股东;而“中化化肥”在中国则拥有最大的终端销售网络。

  日前,有中央媒体披露,在香港上市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其22%的股份被世界上最主要的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集团持有,该集团负责销售的高级副总裁目前还是“中化化肥”的非执行董事。

  然而,有“血缘”关系的这对中外买家卖家,其交易价格却一点儿都不客气:拟议价格分别为不低于6亿美元、7.3亿美元、8.7亿美元,折合每吨价格是600美元、695美元、790美元。

  而今年1月中国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签署的2010年度钾肥到岸价,仅为350美元/吨,数量为80万到120万吨。1月以来中国进口钾肥平均到岸价也只在400美元上下。

  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钾肥进口许可证的企业虽然达到10家,其中还有非国有企业,但其中有8家企业包括鲁西、西洋、中阿等化肥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能够直接进口,只能从“中化化肥”的母公司中化集团和中农集团手中购买;而到了今年,加拿大供应商连老牌国有的中农集团也不理会了,只和自己拥有股权的“中化化肥”做买卖。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管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是否最终遂愿,目前国内进口渠道垄断的格局,已经足以损害最终用户的利益。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前任主席武四海,在2008年的两会上做了《突破钾资源垄断,保护农民利益》的发言,指出中化、中农对钾肥进口权形成了垄断,同时对国内销售整体上也造成垄断,他们能左右价位,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

  铁矿石价格谈判如今几乎人所共知,而钾肥谈判则鲜有所闻。其实,从2006年起,国内十家钾肥进口企业每年都联合与外商进行谈判,只是从不向社会公开;甚至对中化、中农外的其他八家处处保密。

  据悉,曾有全国人大代表反映,连政府有关部门都没看过钾肥进口合同,无从了解进口钾肥的实际成本。

  就在化肥进口资质高度垄断的同时,近年来,国内化肥价格一路上涨,成了农业生产成本增长中的最大头,农民越来越难以承受。其中钾肥几乎一半依赖进口,从2006年初到2007年底,我国氯化钾进口价每吨从2130元上涨到2340元,2008年初到岸价一度只有1800元-1900元一吨,而卖到零售商时已经接近4000元/吨;最终卖给农户还要加价。

  中国钾肥进口量年年增加,价格亦年年攀升,这与近年国际钾肥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形成反差。2004年世界钾肥产量过剩570万吨,2005年产量过剩730万吨,2006年过剩690万吨,2007年过剩660万吨。一边是国际钾肥产量年年过剩,一边是钾肥价格连连上涨?有人怀疑这是中国垄断企业与外商联合抬高钾肥进口价。

  至于如何应对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的隐忧,据悉国内企业已经放弃竞购或阻止必和必拓收购的设想。中国无机盐协会钾盐分会前会长魏成广分析说,“如果收购,需要将近600亿美元的资金,风险太大。”

  据悉,目前全球钾肥产能过剩一半以上,如果收购成功,钾肥价格每吨需要至少涨价到上千美金才能收回成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还会将海外投资的成本转移到农民身上。

  而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韩根生也曾在9月中旬对媒体表示,即便是100亿美元的收购价,也不划算。

  这样一来,钾肥隐忧已经不是要否阻止必和必拓收购、而是国内进口渠道是否合理的问题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国资委:少数央企别拖节能减排后腿
下一篇:国美争斗双方避谈拆分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财政厅]财政宏观调控艺术日臻成熟 
[时政要闻]中美物价对比哪里生活更便宜 
[时政要闻]作协主席铁凝:积极看待“鲁奖”争议 
[时政要闻]教育部出“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时政要闻]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时政要闻]上海世博局就中国馆为何未获奖等问题答
[时政要闻]探秘香港廉政公署:靠什么力量遏制贪腐
[时政要闻]梅永红任济宁市委副书记 原在科技部任职
[时政要闻]厅官空降地市当公安局长:重典治乱打破地
[时政要闻]如何遏制老百姓最痛恨的三类腐败 
[时政要闻]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时政要闻]时评:胡总书记“干货”说促各级干部“
[时政要闻]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结构调
[时政要闻]告别“唯GDP”时代 政绩“指挥棒”挥出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