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青海省从2007年从甘肃省引进这项新技术,在民和、乐都等地开展试验示范取得成功以后,2008年又扩大到平安、互助、湟中等五个县,示范试验面积达到一万多亩。
省农牧厅粮油作物处副处长高永英:
“省上投入一百五十万元资金,通过项目的实施,一万亩全膜覆盖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200公斤,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1200公斤,探索出了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为了加大这一新技术推广力度,从根本上减轻干旱对我省农业生产构成的威胁,提高干旱山区马铃薯的作物产量,今年,我省把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列入重点推广项目,农牧厅制定出台了《关于2009年旱作节水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推广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项目实施地区形成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县乡技术人员承包技术推广任务的岗位目标责任机制,抓好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采取专题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膜覆盖技术优势及增产效益,引导群众采用这项新技术。
“计划在全省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15.5万亩,省上补贴资金两千三百二十五万元,主要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所属各县实施,最近结合备春耕生产,各县正在全力做好推广工作。同时,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示范点建设突出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四到位”。” (作者: 马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