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煦 上海大众的高层一定没有想到,刚刚上市十余天的途观竟然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幅加装、加价,从而引发了消费者的公开不满。无论是网上“反途观加价联盟”的成立,还是消费者退订潮的兴起以及对上海大众品牌美誉度的质疑……理想中的销售火爆,终于演变为引火烧身。
本周,由于途观产能与市场订单的矛盾,全国范围的加价愈演愈烈。目前,北京的情况是,途观低配加2万元现金和2万元装饰,高配加3万元现金和2万元装饰,而其他有的城市加价幅度甚至高达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至少有20余款热销车型在加价销售,其中包括刚刚上市不久的别克英朗XT、高尔夫6、奥迪Q5等。消费者再次陷入被动。
4月8日,有消息称,因丰田召回事件而闻名的浙江省工商局,刚刚下发了一个关于开展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专项整治的文件,重点检查汽车销售当中是否存在强制搭销保险商品及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其中加价销售就是重点整治的目标之一。
据消息人士透露,近期热销以及供不应求的车型,都将成为此次整顿行动的重点目标。目前浙江省工商局的行动已有斩获。杭州一家奥迪4S店因加价销售Q5而遭处罚。目前省工商局已将该公司相关销售数据调出,以便进行下一步调查,同时勒令该公司及时整改。一系列的整治行为已令杭城车市 “草木皆兵”,4S店的销售人员对于询价都显得相当谨慎,回答通常是:“不加价销售,订单按正常流程排队”;也有的4S店则取消了预订,消费者留下联系方式,由销售员跟进。
加价引发“反加价联盟”
“放弃途观了,上海大众,886!”网友“泡杯咖啡”在论坛的发帖内容,目前正在主流汽车网站的途观专区里此起彼伏。甚至有网民开始在网上征集签名,成立“反加价联盟”,来动员消费者都不要参与加价。
“消费者不能把厂商和经销商给惯坏了!”搜狐汽车刚刚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67.21%的受访者认为加价买车 “非常不合理”,认为“不合理”的受访者占28.2%,认为“合理”的只有4.07%。
消费者的愤怒并没有拦住经销商加价的行为。一位上海大众的北京经销商在接到记者关于加价的询问时,情绪多少有些急躁,“厂商给每家经销商一共就这么多辆车,你说我怎么给消费者交代?”
据悉,目前北京经销商每家店也就200多辆现车,而订单早已超过这一数量。“消费者愿意加价购买,我当然就愿意卖!”而上海大众4S店内的销售人员直白地表示,要买车必须要付加装费用,即便这样,提车也要等半年以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这确实是没办法管理的事,这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高额的附加费用确实能快速地提升盈利和现金流,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销商也是厂商的客户,厂商也愿意经销商多赚钱,自己也坐享其成,能赚的钱为什么不赚?”
某韩系车企的负责人表示,厂商其实对于加价很无奈,“在国外,很多厂商都是自己开设经销渠道,可以完全统一和控制价格,而在国内都是由经销商自己投资开办,所以出现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处于风口浪尖的上海大众终于不再沉默,也站出来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