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袋袋精选的柴达木鲜枸杞正在北京、广州等地大型超市试销:价位50克20元。提供这一产品的青海兰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借助一套国内最先进的冷藏加工设备、一条畅通的国内外销售渠道,将柴达木盆地正在兴起的果蔬种植业与企业的前程、与成百上千户农民的增收、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紧紧连在一起。
9月3日,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这家企业所在地,大型温室大棚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已经投入使用。记者头戴白帽、面捂口罩、脚登胶鞋、身穿大褂,接受三道消毒程序的“检验”,进入加工车间。只见一颗颗硕大、饱满的鲜枸杞经过精选、清洗、漂烫、冷冻等多道工序,最后装入包装袋。这是一家集大田种植、工厂化育苗、果蔬生产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劳动力资源富集的柯鲁柯镇“安营扎寨” 。公司总经理王晓告诉记者,到青海发展自己的事业,主要看中这里土地面积大、日照时间充裕,没有污染,且无霜期、生长期短等条件,种植的黄皮洋葱、大葱、白菜等蔬菜品种、品质好,营养含量、产量等均比内地高,容易形成拳头产品。同时,投资环境好,特别是各级政府对企业前期的融资以及场地的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协调,让人非常有信心在这里大展宏图。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该企业成功试种了洋葱、白菜、太空椒等12个菜系品种,目前有150个日光节能温室。企业紧紧追随国家“863”规划,高起点配置果蔬加工生产线,在基地实施果蔬加工、下脚料发酵、温室养猪、沼气利用等环节的小循环。新开发的生物菌发酵成生物肥料项目已申请了专利,此外,加工的白菜、甜豆、核桃仁、玉米、西兰花、菜花等速冻菜品目前70%销往韩国、日本、阿联酋中东等地区,30%销往杭州、北京、广州、厦门等城市。
作为省内目前惟一一家做蔬菜出口生意的企业,王晓表示,公司有信心三年内建成30万吨洋葱等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自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带动农户生产5万亩,建成两个年加工销售能力可达10万吨的蔬菜加工车间,容量可达10万吨的一个蔬菜冷藏贮存库和一个恒温储存库,在厂区周边建设300个第五代生态示范大棚,并在大棚内设畜养棚,沼气池,沼液还田,可满足厂区、温室增温以及育苗、生产反季节果菜的需要,让当地农民在学到技术的同时,尽快走上致富路。